随着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,中国对进口中药材的需求持续增长。泰国作为东南亚重要的中药材产地(如乳香、没药、燕窝、东革阿里等),其天然药材因品质优良备受中国市场青睐。然而,中药材属于敏感商品,涉及严格的动植物检疫和药品监管政策。本文系统解析泰国中药材出口到中国的资质要求、清关流程及注意事项,助力企业合规高效完成贸易。
企业资质要求
部分药材(如濒危物种制品)需办理CITES证书(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》许可),例如沉香木、穿山甲鳞片(需严格遵守中国法律)。
泰国出口商需在中国海关总署备案,并获得《进口药材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名单》资格(可通过中国海关官网查询准入企业名单)。
若为燕窝等特殊产品,需额外申请《进口燕窝境外生产企业注册证书》。
中国准入资质:
泰国出口许可:
产品合规要求
提供泰国官方或国际认证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报告(如重金属、农药残留、微生物指标符合中国药典标准);
燕窝需符合中国《燕窝中亚硝酸盐限量要求》(≤30mg/kg)。
药材种类限制:仅限中国《进口药材管理办法》允许的品种(2023年目录含豆蔻、乳香、血竭等93种)。
质量检测:
前置审批文件
非首次进口且在中国已有使用历史的药材(如乳香、没药),可申请《进口药材批件》,审批时间约2-3个月。
首次进口的药材需向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(NMPA)申请《进口药品注册证》,审批周期6-12个月。
进口药品注册证:
简化流程:
清关资质准备
进口企业需具备《药品经营许可证》或《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》(视药材用途而定);
在进口口岸海关办理《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》(审批需5-10个工作日)。
泰国段出口操作
使用防潮、防虫包装(如真空密封+木箱);
外包装加贴中文标签(品名、原产地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)。
商业发票(注明药材拉丁学名、加工方式、批次号);
原产地证(Form E,享受中国-东盟自贸区零关税);
泰国官方出具的《植物检疫证书》(Phytosanitary Certificate);
检测报告(中英文对照,加盖CMA/CNAS认证章)。
文件准备:
包装要求:
中国清关流程
关税:0%(凭Form E享受自贸协定优惠);
增值税:9%(药材属农产品类别);
消费税:部分滋补类药材(如燕窝)需缴10%消费税。
抽样送实验室检测(检测周期7-15天),合格后签发《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》。
药材真伪及是否霉变;
包装是否符合检疫要求;
文件与货物一致性。
申报与查验:
检验检疫:
税费缴纳:
通过中国国际贸易“单一窗口”提交报关单,HS编码参考1211.9012(其他药用植物);
提供《进口药品通关单》(由药监局签发);
海关实施现场查验,重点检查:
濒危物种合规
避免出口含濒危成分的药材(如石斛、沉香),如需出口必须提供CITES证书,否则面临货物没收或刑事责任。
标签与说明书
中文标签需包含功效、禁忌、用法用量,避免被认定为“三无产品”。
运输温控
易变质药材(如鲜人参)需采用冷链运输,集装箱温度记录仪数据需留存备查。
常见清关延误原因
检测不合格(如农残超标);
文件缺失(如缺少《进口药品通关单》);
实物与申报名称不符(如将“乳香”误报为“松香”)。
项目 | 费用范围 | 备注 |
---|---|---|
泰国检测费 | ฿5,000-฿20,000 | 根据药材种类及检测项目浮动 |
中国进口药品批件申请 | ¥3,000-¥10,000 | 官方规费+代理服务费 |
海运费用(20GP) | 800−1,500 | 曼谷港→广州/上海港 |
中国清关代理服务费 | ¥2,000-¥5,000 | 含报关、报检、文件处理 |
实验室检测费 | ¥1,500-¥5,000 | 海关指定实验室收费 |
时效参考:
海运:7-12天;
清关(无查验):5-10天;
实验室检测:7-15天。
核心成功要素:
提前确认药材是否在《中国允许进口药材目录》内;
确保泰国出口商在中国海关备案;
文件齐全且符合中泰双边标准。
操作建议:
优先选择专业中药材进口代理(如中国药材集团),规避政策风险;
首次进口可先以小批量试单,测试清关流程;
购买货运保险,覆盖运输及检测不合格导致的损失。
通过合规化操作和全程专业指导,泰国中药材可高效进入中国市场。建议企业密切关注中国药监局及海关政策更新(如2023年新增西洋参、高丽参简化审批流程),动态调整贸易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