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越南海防投资建厂的企业,尤其是新设立的外资工厂,常面临设备进口清关的难题。部分企业为简化流程,会考虑通过“买单清关”方式操作。然而,越南海关法规对买单清关的限制较多,且涉及较高风险。本文将结合政策与实际案例,解析海防港设备进口的合规路径。
“买单清关”指无进出口权的企业通过购买第三方公司(通常为清关代理)的报关资质,以其名义完成进口申报。这种方式在国内部分国家较为常见,但越南法律并不鼓励甚至明令禁止此类操作,原因如下:
违反海关实名制:越南海关要求进口商必须为实际货主或授权代理人,虚构主体可能被认定为走私。
税务风险:买单清关可能导致发票、合同与报关单信息不一致,引发税务稽查。
免税资格失效:若设备属于注册资本(实物出资),买单清关将无法享受关税增值税减免。
对于海防新办工厂,设备进口需通过以下两种合规方式操作:
申请进出口权(IRC/ERC)
外资企业在获得投资许可证(IR/ER)后,可向越南工贸部申请进出口权(IRC/ERC),成为海关备案的合法进口商。
耗时:约15-30天(需提供公司章程、法人证件等)。
优势:
可自主申报免税设备(注册资本);
直接对接海关,减少信息不对称风险;
长期降低物流成本。
若企业暂无进出口权,可委托越南持牌报关行作为代理人,但需满足:
签署正式代理协议,明确代理关系;
设备所有权文件(发票、合同)需与企业名称一致;
代理行以企业名义申报,而非使用自身资质。
即使少数代理声称可操作,企业仍面临以下风险:
海关处罚
根据越南《海关法》第188条,虚假申报可能被没收货物,并处货值20%-50%罚款。
免税资格丧失
若设备属于注册资本,买单清关无法提供投资许可证关联文件,导致需补缴关税(0%-20%)和增值税(10%)。
后续经营隐患
清关文件与企业财务账目不符,可能被税务部门追责;
影响企业信用评级,增加未来融资难度。
优先申请进出口权
新工厂设立时同步办理IRC/ERC,避免清关受限。
合规申报免税设备
注册资本设备需在投资许可证中列明,并向海防海关提交免税申请(附验资报告、设备清单)。
选择可靠代理
查验代理行资质(越南海关编号),避免口头承诺,要求书面合同明确责任。
旧设备特别要求
二手设备需提前向越南科技部(MOST)申请进口许可,并提供设备检测报告。
若企业急需设备但尚未取得IRC/ERC,可考虑:
临时进口:通过保函暂缓缴税,但需在6个月内补交证件;
保税仓储:设备暂存海防保税区,待证件齐全后清关,需支付仓储费。
越南海防港对设备进口监管严格,买单清关看似便捷实则隐患重重。建议新办工厂通过正规渠道申请资质或委托持牌代理,确保合规性与长期运营安全。对于注册资本设备,更需严格遵循免税申报流程,避免因小失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