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类危险品(腐蚀性物质)因其对金属、人体组织的强腐蚀性,在海运拼箱出口中面临严格的监管要求。本文基于IMDG Code(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)及中国主要港口实操经验,梳理出口条件、操作流程及核心注意事项。
UN编号与正确运输名称:
需明确货物对应的UN编号(如UN 3264“酸性液体,腐蚀性,未另列明的”),并确保MSDS、文件与实际货物一致。
包装等级(PG):
根据腐蚀性强弱划分PG I(高度危险)至PG III(低度危险),决定包装强度标准。
UN认证包装:
内包装:耐腐蚀容器(如聚乙烯桶、玻璃瓶+防震填充);
外包装:符合IMDG Code的钢桶/塑料桶,或组合包装(如UN 4G纸箱+内衬防漏袋)。
标签与标记:
外包装张贴8类腐蚀品标签(黑色上半部、白色下半部,腐蚀手掌和金属标识);
UN编号、正确运输名称、PG等级必须清晰可见。
危包证:由生产地海关签发,证明包装通过性能测试和使用鉴定;
货物运输条件鉴定书:CNAS认可实验室出具,确认货物分类;
MSDS:中英文版,包含成分、应急措施、GHS分类;
拼箱确认书:船公司审核后签发,确认接受8类腐蚀品拼箱。
支持港口:
上海港:接受PG II-III的8类拼箱,需提前预约危化品仓库;
深圳盐田港:允许8类拼箱,但禁止与4类(易燃固体)混装;
宁波港:要求单票货物≤3CBM,且提供防泄漏证明。
船公司要求:
马士基、中远海运等主流船司接受8类拼箱,但需提前10-14天订舱;
部分船司要求提供《防腐蚀措施声明》(如内包装密封方式)。
提交文件:危包证、MSDS、运输鉴定报告、UN包装照片;
隔离要求:
8类腐蚀品不可与4类、5类(氧化剂)、6.1类(有毒物质)同箱;
与9类(杂项)混拼时需用防漏托盘隔离。
装箱地点:海关监管的危险品仓库(如上海洋山危化品仓库);
监装要求:
海事部门或第三方机构现场监督,检查包装密封性;
拍摄装箱过程视频备查。
报关材料:合同、发票、装箱单、危包证、商检通关单(如涉及);
应急文件:随货附带《腐蚀品泄漏应急处置指南》。
| 港口 | 8类拼箱限制 |
|---|---|
| 上海港 | PG I类禁止拼箱,PG II类需单独申报 |
| 盐田港 | 液体腐蚀品需额外提供《防晃动加固证明》 |
| 青岛港 | 冬季(11月-3月)禁止含水腐蚀品(防冻裂) |
| 天津港 | 硝酸类(UN 2031)需使用船公司指定包装 |
进口许可证:部分国家(如印尼、印度)要求8类腐蚀品单独申请进口许可;
标签合规:需加贴当地语言标签(如泰语、阿拉伯语);
额外检测:中东国家可能要求SGS出具的腐蚀性测试报告。
投保范围:选择“危险品运输一切险”,覆盖泄漏、污染责任;
责任划分:拼箱货代通常要求发货人签署《风险承诺书》,明确包装责任。
拼箱费用:
基础运费:USD 150-300/CBM(视港口和航线);
附加费:危险品操作费(USD 50-100/CBM)+文件费(USD 200/票)。
时效参考:
上海港→新加坡:10-12天;
盐田港→鹿特丹:30-35天。
包装预审:委托专业公司设计包装方案,提前通过船公司审核;
文件预检:通过货代预提交文件至目的港代理,避免清关延误;
应急包配置:箱内放置中和剂(如碳酸氢钠用于酸泄漏)、吸附棉。
结语
8类腐蚀品海运拼箱出口的核心在于包装合规性与文件精准性。企业需严格遵循IMDG Code及港口规则,选择支持8类拼箱的港口(如上海、盐田),并与专业危险品货代合作。提前规划隔离措施、投保全险,可最大限度降低运输风险,确保货物安全抵达目的港。